战火纷飞的乌克兰配资股票配资按月配资,数以万计的儿童成了俄乌冲突中最脆弱的受害者。他们被掳走、被抹去身份、被强行灌输陌生的文化,乃至于被推上战场。
两岁的乌克兰男孩伊利亚就是其中之一,他因为一双清澈的眼睛和讨喜的模样,被一名俄罗斯高级军官从被占领的赫尔松地区掳走。
可当体检发现孩子患有潜在健康问题后,他被像丢弃废品一样遗弃在克里米亚,从此便杳无音信。
综合纽约时报、华盛顿邮报8月17日称,乌克兰第一夫人叶连娜·泽连斯卡娅本周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自2022年俄乌战争全面爆发以来,乌克兰一直在寻找并营救这些被掳走的孩子。
她说:“许多孩子是在学校、孤儿院或家庭中被强行带走。孩子对他们来说,只是可以占有、可以抛弃的物件。”
乌克兰官员表示,目前至少仍有19500名儿童失踪,而真实数字可能远超于此。
俄罗斯曾给出过更高的数字。早在2023年,俄罗斯儿童权利专员玛丽亚·利沃娃-别洛娃提到,有74.4万名乌克兰儿童被送往俄罗斯,随后她与总统普京均因这些行为,双双被国际刑事法院以战争罪起诉。
泽连斯卡在谈及这些被掳儿童时提到:“对每一个乌克兰人来说,这是这场战争中最令人心碎的后果。我们没能保护他们的权利。俄罗斯人将他们带走时,没有征求任何同意,也没有留下记录,更没有任何透明度。”
据悉,俄罗斯方面将这些行动美其名曰“撤离”,实则是强制驱逐。有时整所寄宿学校的孩子会被集体赶上巴士,从此销声匿迹。
乌克兰社会服务部门尝试寻找他们的下落,可大片领土被俄军控制,线索总是寥寥无几。
身份被“格式化”
泽连斯卡回忆道:“战争初期,乌克兰平民几乎无法自由撤离。撤往乌克兰控制区的道路被封锁,任何逃离的人都面临被射杀的风险,包括带着孩子的家庭。唯一的出路,是朝着俄罗斯方向逃亡。
许多孩子在所谓的“过滤”关卡中与父母分离。这些关卡是俄军用来筛查逃离平民的地方,人们在这里被强迫接受审问,手机被检查,连身体上的亲乌纹身也成为“罪证”。
在这样的筛查中,孩子被从父母身边强行带走,很多至今未能归还。
一旦进入俄罗斯,这些孩子便面临身份的彻底重塑。乌克兰名字被改成俄式拼写:米基塔(Mykyta)成了尼基塔(Nikita);出生地被篡改,家庭信息被抹去;更有孩子被直接收养,改姓换名,彻底切断与过去的联系。
目前,乌克兰已经成功寻回了约1500名儿童,但过程艰难重重。那些被成功带回乌克兰的孩子,也讲述了因承认自己的乌克兰身份或说乌克兰语而被殴打的经历,部分孩子还因为无法忍受压迫而在俄罗斯选择了结束生命。
泽连斯卡娅批评道:“这就是他们让孩子们消失的方式。那些回来的孩子精神上都被彻底压垮了。他们变得沉默、封闭,只有回到家乡后,才会慢慢地重新找回自我。”
要求归还儿童
随着俄乌和平谈判逐步进行并触及领土问题,泽连斯卡娅坚持要求将儿童归还列为优先事项。
她强调:“孩子留在俄罗斯的时间越长,他们越快失去自己的身份、语言和家园。时间正在与我们作对,也在与他们作对。”
乌克兰呼吁国际社会也向俄罗斯施压配资股票配资按月配资,要求允许独立机构核实儿童的所在地和生活状况,促成他们的安全归还。
国汇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